新华网上海8月21日电(记者潘清、何广怀)受疲弱经济数据等利空因素拖累,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延续颓势大幅下挫。上证综指大跌逾4%勉强守住3500点整数位,深证成指则录得超5%的跌幅。创业板指数表现更弱,跌幅高达6%以上。
当日上证综指跳空低开,报3609.96点。早盘上摸3652.84点后开始震荡走低,午后击穿3500点整数位。尾盘沪指一度在利好传言带动下快速回升,但随即再度掉头下行,尾盘勉强守住3500点,报3507.74点,跌156.55点,跌幅高达4.27%。
深证成指大跌682.53点,以11902.05点报收,跌幅高达5.42%。
股指重挫拖累沪深两市个股普跌,上涨品种总数不足90只。不计算ST个股和未股改股,两市仅8只个股涨停,跌停个股则超过300只。
当日所有行业板块均告下跌,且除银行板块外整体跌幅都在3%以上。供水供气板块领跌,化肥农药、汽配、IT、券商保险等板块跌幅也都超过了6%。
沪深两市延续缩量态势,分别成交4506亿元和4188亿元,总量降至8700亿元以下。
沪深300指数跌破两大整数位后,以3589.53点报收,跌171.92点,跌幅高达4.57%。10条行业系列指数跌幅均超过3%,300信息跌幅高达逾7%。
沪深B指延续跌势。上证B指跌3.73%至334.65点,深证B指跌3.80%至1140.74点。
新近公布的8月财新制造业PMI初值创下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加深了投资者对于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忧。此外,隔夜美国股市大跌,也对A股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多重利空的共振下,A股再现大跌,成交缩量则显示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21日深交所创业板指低开低走,交投明显萎缩,逾两成个股跌停,收报2341.95点,比上个交易日跌166.87点,跌幅达6.65%。全日创业板成交金额为906.45亿元,比上个交易日减少17.32%。全周累计,创业板指本周有12.42%的周跌幅。
原标题:数据疲弱A股延续颓势上证综指险守3500点
稿源:新华网
作者:
17日,顺丰商业相关负责人对此前“嘿客”关闭风波首度作出正面回应。上述负责人表示,“嘿客”并没有关闭,而是升级为“顺丰家”,否认了外界所传言的顺丰O2O战略失败。“顺丰已经完善了线上的顺丰优选,线下探索需要时间。”
作为顺丰旗下网购服务社区店,自2014年5月面世以来,顺丰嘿客已经布局全国近3000家门店。对于顺丰O2O,有些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认为,顺丰O2O是想整合顺丰速运+顺丰优选+社区O2O服务平台,目前来看前景仍面临很大困局。
不过,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对闭环快递生态链的顺丰来说,O2O是必然选择。但顺丰此前对O2O的战略进攻节奏控制失当,现在需要做一些调整。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也表示,“嘿客”的发展现在还不好评论,任何新模式创新都需要时间。
疑问
“嘿客”将关闭还是升级?
顺丰商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在深圳、上海、东莞升级了三家“顺丰家”,之后会逐步升级和优化现有门店网络。顺丰家的升级会在原有嘿客门店上进行,甚至在门店装修的过程中,也一直保持营业。
据此前媒体报道,位于深圳南山区的顺丰家就是以前的“嘿客”升级而来,新增了商品细化和便民服务。展示区分为当季美食、店长推荐、全球直采、会员专区和海淘专区等。和“嘿客”一样,这些商品也只是通过海报展示,消费者需扫描二维码进行购买。
顺丰上述负责人表示,顺丰商业整合了线上平台顺丰优选和线下社区店,为了加强品牌的线上线下联动,“嘿客”逐步升级到“顺丰家”。“顺丰家”模式会根据社区消费者需求不断增加新的社区便民服务内容。记者了解到,“嘿客”线上业务早在今年4月就已经并入到顺丰优选。
申正远表示,与电商平台相比,“嘿客”的产品和服务在价格和商品数量上都不具优势。而“嘿客”盈利则主要是通过收取上架商家产品的手续费和部分广告费用,盈利空间小。“门店是要做社区O2O平台入口,还是自身电商业务的服务店,顺丰还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直接导致其发展方向不明确,实体店的困境也难以突破。”
徐勇认为,“嘿客”的发展现在还不好评论。任何新模式创新都需要时间。顺丰的设计和市场定位会有差异,在他们自己没下结论之前,作为旁观者应当抱以鼓励创新的心态,而不是泼冷水。顺丰的“嘿客”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成功了则成为引领和示范,此次不成功对社会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对整个行业来说也作出了很多贡献。
分析
商业模式不完善导致亏损
业内普遍认为,顺丰“嘿客”存在定位不清、商业模式混乱等问题,处于亏损阶段。今年5月,记者在广州“嘿客”店实地采访时,部分“嘿客”店经理就透露,“嘿客”并没有盈利要求,由顺丰物流补贴。
记者发现,“嘿客”定位为社区O2O,但店面并没有实物。这样一来,就存在一个悖论:消费来到“嘿客”却不能直接把东西拿回家,而要扫描二维码等送货,那何不在家里线上下单,非要跑到嘿客店里下单?天河区一家“嘿客”经理告诉记者,店面消费者并不多,现在主营业务是收发快件。
2014年5月,全国518家顺丰嘿客亮相,定位为网购服务社区店。目前,顺丰商业线下有3000多家店,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以单店一年30万元的投入计,一年的投入便已经达到10亿元。
较少接受采访的顺丰掌门人王卫,2014年11月在接受《中国邮政快递报》采访时也坦言:“目前,嘿客的商业模式还不够完善。是选择等待商业模式成熟后再建店,还是先建店再摸索商业模式,顺丰选择后者。”
事实上,顺丰也一直在摸索调整O2O布局。今年6月,顺丰商业正式亮相。顺丰上述负责人表示,经过一年时间完善了线上的顺丰优选,现在需要完善的是下线门店网络另一个“O”,目前有嘿客和顺丰家两个品牌。“O2O模式是一个新领域,需要不断探索,我们会继续加码。嘿客门店完成顺丰商业第一阶段的战略使命后,我们希望基于现在的布局为更多商家提供全渠道的服务。”
杨达卿表示,对成于闭环快递生态链的顺丰来说,O2O是必然选择。但顺丰此前对O2O的战略进攻节奏控制失当,现在需要做一些调整。
“顺丰继续加码社区O2O,是想整合顺丰速运+顺丰优选+社区O2O服务平台,但目前来看仍面临很大困局。”在申正远看来,顺丰O2O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定位不清晰,入不敷出的经营模式也存在较大弊端,而且未能实现线上线下的良好互动。(记者彭琳实习生雷超越)
原标题:顺丰首度回应“嘿客”关闭传言将升级为“顺丰家”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