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内最大的社保第三方专业机构“51社保”发布2015《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调研显示,尽管从参保及时性、缴费基数上看,企业社保的合规在快速提升,但仍有近62%的企业未按照职工工资实际核定,其中24%的企业统一按最低基数缴费。而这意味着员工的社保被“降低标准缴纳”,影响今后的待遇享受。
据了解,衡量社保是否合规,主要有两大要点,参保及时性和缴费基数合规性。《白皮书》数据显示82.21%企业为员工在入职30日内即参保,较之2013年出现了超过15个百分点的大幅提升,但仍有14.51%的受访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办理,1.21%的单位视领导安排,还有2.07%的单位尚未实现全员参保。而38.34%企业的参保基数的确定符合规定,较之2013年提升了近8个百分点。但仍有61.66%的企业并不合规,风险巨大。调查显示,未合规的主要体现为三种:一是统一按最低基数缴纳,占到24.01%;按内部分档基数缴纳,占到17.96%;按固定工资部分不算奖金,占到15.20%。而从单位性质和规模看,基数合规问题较为严重的出现在民营企业(22.61%),50人以下小规模企业(24.24%)。
此外,企业社保面临跨地区差异、职业化程度低等艰巨挑战。36%的企业呈现出员工分布全国化趋势,由于社保政策实务的属地差异性,社保经办难度加大。而调查显示,只有47.32%的企业设置了社保专岗,在企业社保管理岗位设置上,兼岗和外包超过51%,已经超越专职成为了主流方式。(解丽)
原标题:第三方机构发布社保白皮书超六成企业“低缴”员工社保
稿源:新华网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司长盛松成25日在上海举行的“2015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人民币贬值是短期现象,当下推动汇率改革正当其时。
盛松成称,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汇率波动和资本流出是外汇市场的短期临时性反应,不能因为人民币短暂贬值而否定中国的汇率改革,目前推进汇率改革正当其时。
盛松成说,从国外环境看,最近半年,由于预期美元加息,投机资金流向美国。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利润率下降、债务率提升较快,股市波动,利率下降等因素引发恐慌避险情绪。从外汇市场看,人民币离岸市场、在岸市场互相影响,境内外人民币市场出现套利机会,加速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但这些因素大多是暂时的,中国对国际资金长期吸引力仍然存在。
“最近十年来,多数时候人民币是被低估的,短期人民币即使有贬值压力,贬值幅度也不会太大”,盛松成说,“目前中国的利率远高于美国,未来中美利差仍将存在。中美都是大国,中美利率是互相影响的,中国的利率不会一直下降,美国的利率也不会一直上升。目前中国利率下降能抑制人民币升值,所以推动汇率改革正当其时。”
在谈到最近中国金融市场的波动时,盛松成表示,近几年中国债券、股票、汇率等金融价格大幅波动,是改革没有到位、改革不够协调的表现。首先,中国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并不完全协调,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相对缓慢。其次实体经济改革滞后于金融改革,再者金融市场建设滞后,“只有继续协调推进各项改革,才能降低改革成本和风险,化解潜在危机”。
在论坛上,中国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指出,中国的存款市场只对银行开放,抑制了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所以应该开放大额存款市场增加社会信贷供给,而现在已经具备了支持这种创新的条件。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则认为,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非常高,导致融资的风险成本较高、较贵,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需要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使得金融机构能竞争性地提供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