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play起底广东落马高官罗欧 向前 向后
广州润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沃升昨日因涉嫌行贿罪、诈骗罪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受审判。检方称刘沃升向人虚构自己认识中央领导,可以帮人“跑 官”,进而向对方索要了4000万元作为“活动经费”,其中大部分实际用于偿还债务、个人消费。而这名被骗官员则是2014年5月被广东省纪委宣布接受调 查,涉贪腐金额过亿元,人称“搞定哥”的广东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罗欧。目前,罗欧一案也已进入司法程序,刘沃升一案一审尚未判决。
协调用地指标,送上50万元人民币
2014 年5月25日,广东省纪委曾发布消息称,广东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罗欧,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正接受组织调查。之后,广东省纪委机关刊物《党风杂志》披露了罗欧 被查细节以及其违纪违法事实,并称罗欧涉嫌违纪违法的金额过亿元。罗欧在朋友圈中因“好帮忙、能办事、搞得定”而被冠以“搞定哥”头衔,罗欧甚至被指涉嫌插手司法。
2014年6月19日晚8时许,与罗欧相识的一名商人,广州润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沃升,在广州白云机场被广东省纪委 工作人员带走调查。刘沃升随后向办案机关交代了与罗欧之间的利益关联。刘沃升称,他是几年前在一次饭局上经人介绍认识的罗欧,当时罗欧是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
据检察机关披露,2011年至2012年间,刘沃升实际控制的广州润钛公司正与清远当地某机关合作开发一个教育基地,以及合作 开发该基地旁边的198.4亩土地用来建设酒店,但在合作开发过程中,该198.4亩土地因用地性质问题被清远市规划部门叫停。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刘沃 升请托时任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的罗欧,利用分管国土工作的职务便利,帮助协调解决该地块用地指标的问题。
检方称,事后刘沃生为了表 示感谢以及希望罗欧今后能继续关照,于2012年中秋、春节期间分两次共计贿送给了罗欧50万元人民币。刘沃升昨日在法庭上承认了该2笔行贿指控,但他翻 供称其中的一笔20万不是人民币,是港币。自己送钱给罗欧是出于过节的人情,觉得罗欧为人不错,没什么架子才表示心意。但至案发,刘沃升在清远该宗 198.4亩地块的用地指标问题仍未能解决。
自称认识中央领导,要4000万“活动费”
检察机关称,在与罗欧的交往当中,刘沃升在饭局上为了抬高自己,自称认识中央的高级领导,可以帮罗欧“跑官”,让罗欧晋升为广东省政府秘书长。此事让罗欧信以为真,罗欧事后还真给刘沃升递交了一份简历。
2013 年初,刘沃升以可以帮助罗欧晋升职务,但需要“活动经费”为由,向罗欧索要活动经费2000万元。罗欧于是找到一名做小额融资贷款的商人关某,让关某做担 保人,从佛山的小额贷款公司筹集了2000万元以签协议的方式“借”给了刘沃升,但刘沃升没有提供任何抵押物。
2013年端午节前后,刘沃升又找到罗欧,说在北京“跑官”的事情还需要经费,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了。罗欧又找了另外一名商人吴某瑞,以同样的担保方式,“借”给了刘沃升2008万元。据罗欧供述,此后刘沃升再次找到他索要“活动经费”,他意识到可能被骗就拒绝了。
罗欧称,上述以个人资产提供无限连带担保责任的商人关某、吴某瑞,此前曾接受过他的帮忙。罗欧找他们要钱“跑官”时,说好了如果“跑官”成功,则上述费用由关某、吴某瑞承担;如果不成功,他们还可以凭借款协议找刘沃升追讨回来。
2013年年底,罗欧确实也找刘沃升追讨过上述4000万元,但又担心自己“跑官”的事情败露,遂提醒关某、吴某瑞不可追刘沃升还钱催得太紧。
4000万多用于还债,以及购买法拉利跑车
据检察机关昨日在法庭出示的证据显示,刘沃升在2013年5月9日获得罗欧“筹来”的第一笔2000万元,在5月19日即花40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红色法拉利跑车。之后刘沃升的妻子又用700多万元购买了几幅名家字画,挂在自己家中。
刘 沃升在侦查机关曾经供述自己虚构认识中央领导,可帮罗欧“跑官”进而索要活动经费的事实,但之后于昨日在法庭上,他又翻供。“我从没跟罗欧说过我认识什么 中央领导,我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刘沃升称,他当时是因为清远地块项目停滞,导致资金周转紧张,才找罗欧介绍小额贷款公司融资。“这4000万都属于借 款,签了借款协议的。”
检察机关认为刘沃升在没有任何抵押物的情况下,就轻易获得这4000万元,实际上是罗欧在其中起了作用,借 款协议只是一个掩盖事实的表象。检方还认为,罗欧供认自己向两名商人“筹款”4000万元用于“跑官”,意味着自己承认收受了巨额贿赂,性质严重,其证言 可信度高,且有两名行贿人关某、吴某瑞证言可以印证。
目前,刘沃升案一审尚未宣判。
采写:南都记者吴笋林
去年底至今,央行已五次降息,存贷款利率均随之下降,信用卡作为一种变相的小额信贷,分期还款的手续费却岿然不动,不仅如此,有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告将上调部分分期项目单期费率上限。有业内分析师称:“这是银行不得已的选择。”分析师提醒,信用卡分期虽然免息,但是手续费并不低,持卡人在选择分期前需先算清账再做决定。
浦发信用卡中心日前公告,将信用卡自由分期和账单分期的手续费费率由此前每期最高0.9%上调至每期最高1.5%,专项分期手续费费率由每期最高0.46%上调至每期1%,而非面对面分期手续费费率更是由每期1.52%封顶大幅上涨至每期4%封顶,新的费率标准从11月15日起实施。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去年底至今央行五次降息之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降至4.6%,累计已下降1.4个百分点,降幅超过23%。而各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几乎都没有表示要对分期手续费的收费标准进行下调。记者查询多家银行的信用卡分期手续费率,发现每期0.75%的费率已算比较低的了,还有的银行手续费率达到每期0.85%到0.95%,通过收取高额手续费银行可创造很高的收益。
浦发并不是唯一一家增加信用卡分期手续费的,早在去年,兴业、华夏等银行就相继上调了信用卡分期费率。
“信用卡账单分期和现金分期收取的费用近一年确实没有降低,但这些是属于手续费,不是贷款利率。”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员这样答复。
信用卡分期“免息高费”遭质疑
有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卡分期手续费实行“免息高费”的政策,表面上来说收取的是手续费,但实质上银行与客户仍然是一种借贷关系,客户缴纳的手续费与贷款利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此外,不论以何种名目收费,银行资金成本的下降有目共睹,即使是手续费也有下调空间。
而实际上,有银行就将这一块收入纳入利息收入范围。据招商银行半年报显示,2015年起,招行对信用卡持卡人分期收入进行了重分类,将分期收入从非利息收入调整为利息收入。
“央行降息压缩银行利息收入,上调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是银行不得已的选择。”融360信用卡分析师孟丽伟向记者表示,连续降息及存贷款基准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扩大,银行利差受到挤压,传统存贷款业务带来的利息收入减少,从而影响银行整体利润的增长。因此,各银行纷纷在中间业务拓展方面寻求空间,以期增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呈两位数增长
一般上市银行会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收入归入“银行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明细科目。记者统计发现,16家上市银行中,大部分上半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呈现两位数增长,整体增速达到13.79%。其中,南京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同比增幅达101.42%。增速第二是平安银行,同比增幅达76.58%。在中报中,个别银行也提到信用卡总收入,如招商银行上半年信用卡总收入169.21亿元,同比激增55.88%。
经过多年跑马圈地,国内信用卡发卡量有赶超国际同业的趋势。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4.6亿张,人均持卡0.34张。孟丽伟认为,央行降息,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多方面因素,客观上促使银行在提高信用卡手续费收入方面想办法。“信用卡分期等银行卡中间业务对于银行收入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孟丽伟称。
建议:
信用卡分期四“注意”
1.要选择费率较低的银行;
2.尽量选择较短的分期期限,因为分期期限越长,成本越高。但是,有的银行把分期数限定在6期以上;
3.尽量避免提前还款,多数银行规定,信用卡分期提前还款,分期手续费照收;
4.银行有时会推出信用卡分期手续费减免的优惠活动,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节省分期成本。
提醒:分期期限越长成本越高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信用卡各类分期业务因为属于无抵押无担保,所有银行收取的费用通常高于其他类型的借款,甚至是最接近“暴利”的业务之一。
据银行官网资料显示,用户分期付款的手续费是按照期初用户分期总金额乘以一定的费率系数来计算,而不是按每月剩余的贷款额度来计算。以1.2万元消费分12期为例,每期未还部分递减1000元,但手续费却始终按期初总金额为基数,折算下来,实际手续费费率为16.6%,远超贷款利率。
融360认为,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折算成实际年利率的确较高,但无论是银行消费贷款还是P2P,其手续费与信用卡分期手续费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而信用卡分期业务还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流程简单快捷,通常只需要持卡人向发卡银行提出分期申请,即可成功办理。因此,对于小额消费信贷需求,办理信用卡分期业务还是很合适的。
分期消费陷阱
买同款手机费率差5倍
分期消费风靡大学校园记者调查发现——
买同款手机费率差5倍
随着高校的开学季,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又开始火爆。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机构完全不顾学生的还贷能力,一方面在营销端进行大肆宣传,另一方面则暗中抬高贷款利息,并以各种名义收取服务费用。据统计,这些活跃在消费端的学生贷款年费率通常在2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很多大学生因为一时冲动购物而选择贷款,最终要偿还的“本息和”相当于贷款本金近1.5。
分析认为,广大的大学生群体在面临心爱的手机、电脑、相机等这些利器的诱惑时,仍然对这些费率高企的贷款产品毫无免疫力。正因如此,以趣分期、爱学贷、分期乐、喵贷等为代表的大学生分期品牌迅速成长起来,在短时间内市场上出现了数十家分期平台。与此同时,老牌电商品牌如京东、阿里等也开始进军校园金融,阿里推出花呗,京东则投资分期乐,同时推出校园白条。
与工作人群不一样的是,大学生群体往往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所以风险也相对较高。
陷阱一:
弱化分期费用暗藏隐形担保
为吸引大学生,某些平台往往只宣传和夸大分期产品或者现金小额贷款的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同时却弱化其高利息、高违约金、高服务费的分期费用。
实际上,低门槛并非真低,平台所称的身份证和学生证就可贷款背后,存在诸多隐性担保。
平台在审核过程中,通过要求申请分期的大学生提供的电话地址、家庭住址、父母联系电话、辅导员联系方式等信息,以电话或者一对一实地审核等方式确认大学生身份及还款能力,如果大学生不能按期还款,平台会找到其父母为其买单。
陷阱二:
鱼龙混杂超六成平台费率不明确
在利息方面,有的平台只是针对特定产品给出每期月还款金额,并不直观的公布其相关收费标准;在逾期费用方面,也只是说明会产生一定逾期费用,当并没有给出明确数值,据融360调查发现,逾期后每日费率最高与最低相差达60倍之多;在服务费方面,除了每期收取利息之外,有的平台还加收其他费用,如金豆分期收取的账户管理费,平台服务费以及预收咨询费,每笔最高可达700元。
记者了解到,由于大学生分期消费主要产品是价值数千元的3C产品,以iPhone6 plus 16G金色版为例,30家分期平台中,无需注册或下载APP的16家平台的12期分期的金额显示,最高的费率为35.96%,最低的费率为7.74%,相差六倍。(记者李婧暄)
(记者林晓丽(署名除外))
原标题:信用卡分期借款成本不降反涨银行免息高费绕道谋暴利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