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太平洋建设首创公共地产 进军绿色建筑
近日,世界500强企业苏太华系创始人、华佗论箭组委会名誉主席严介和现身广州,在其旗下粤商集团召开严氏家族首创公共地产、进军绿色建筑暨“我的大学我的城”全球新闻发布会。20年前“异想天开”出中国式BT,严介和成就了旗下第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国家大力推进的PPP模式;如今,他的“公共地产、绿色建筑”横空出世,开启了“我的大学我的城”圆梦之旅。
基于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应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挑战与机遇,严氏家族深耕全国1000多座城市、3000多个园区投资建设及运营数十载,此次首创的“公共地产”专为地方政府“量身定制”:根据政府需求,由政府授权,买地、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监理、审计、拥有、经营、管理等由企业包干,政府直接“拎包入住”,定期向企业缴纳租金。
据悉,太平洋公共地产和太平洋绿色建筑已由国家工商总局核名注册完毕,将结成一对“兄弟果”双双落户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此同时,借助享誉国际的华佗论箭组委会及其旗下世界五百强太平洋建设的资源、智慧、资本,严氏家族将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世界领先的 “321模式”,即占比55%的现代商业、35%的绿色工业和10%的休耕农业,化红海为蓝海,以强大的智慧产业成就极具全球影响力的智慧城市和祖国南海最美的蓝海湾。
业内人士称,相较于地面停车场,立体停车场能够对土地高效率利用,在推进公共停车位建设中应占据更大比重。2011年,郑州市推出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优惠政策实施细则,鼓励社会资金修建立体停车场。但近4年过去了,有业内人士称,郑州市立体停车场车位还不足1万个。
【数据】
补贴政策实行近4年
立体停车场车位不足1万个
在政府层面,早已认识到建设立体停车场的必要性。2011年12月,郑州市政府推出《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实施办法》、《关于印发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郑州市停车场建设工作效能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旨在调动社会各方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积极性,而立体停车场更是成为鼓励和重点“栽培”的对象。
“中心城区可用于建设立体停车场的土地面积较小。”省发改委一名工作人员称,土地产权的协调问题比较难,而且对于立体停车场建设的资金补助力度还不够大,造成立体停车场增长速度缓慢。
长期关注郑州停车场建设的朱先生称:
合理规划建设的立体停车场占地面积只相当于地面停车场的十分之一,目前郑州市公共停车场中的立体停车场车位应该不到1万个。
立体停车场推进缓慢,郑州市又没有这么多土地可用来建设地面公共停车场,随之而来的便是公共停车场的较大缺口。
公共停车场的缺口大也就意味着市民在停车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尴尬】
停车位缺口大
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来自郑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数据如下图所示,目前郑州市停车位缺口很大。
时下,日常停车问题让市民头痛不已,尤其是那些公司在黄金地段或是中心区域的职工,无处停车的现实甚至催生一个新名词——恐停症。
停车位严重不足,街头到处乱停乱放。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郑东新区。在商务外环一些写字楼下,这种现象尤其严重,更为甚者,一些道路的4条道能被占去3条。
从7月中旬开始,辖区交警六大队开展了“CBD商务区机动车乱停乱放集中整治”行动,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开出了近9000张罚单,拖移违法车辆700余辆。
据交警二大队周警官介绍,重要路段都有专人值守,实行包责到人。“以后措施可能会更严厉,对于路边乱停现象,不再是‘一贴了之’,而是直接拖移。”
周警官说,车辆乱停放,最主要就是车辆增长速度过快,相应的配套设施滞后,车位供需失衡引起停车供需矛盾,“公共停车位的增长势在必行。”
【趋势】
土地利用率更高
建立体停车场被看好
今年5月份,郑州市相关部门给郑州市政协委员关国锋的提案回复称,按照出台的奖补条件及奖补标准,先后对南大街立体停车场、郑州人民医院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天筑伟业立体停车场等公共停车场建设进行了奖补,奖补资金合计84万元。
“从节省土地面积来说,立体停车场具有很大的优势。”上述长期关注郑州停车场建设的朱先生称。
他认为,大力推进立体停车场建设势在必行,只靠地面停车场远远达不到停车位的需求标准。
“公共停车场中立体停车场的数量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所占的比例非常小。”郑州市规划局交通处一名工作人员称,以郑州市目前的情况,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角度说,在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时,提高立体停车场在其中的比重非常必要。
原标题:郑州需公共停车位20多万交警半月开近9000张罚单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