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12日发布201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里,港交所实现股东应占溢利40.95亿港元,同比增长73%。香港证券市场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2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9%。
收入69亿创半年盈利最高纪录
公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港交所收入及其他收益达68.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创下该所半年盈利最高纪录。港交所称,收入增长主要是得益于旗下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启动商业化策略,如上调了LME交易费用及LME Clear正式营业等,使得港交所来自英国的营运收入贡献明显增长;此外,也受惠于今年第二季度香港现货及衍生品市场交投畅旺。
香港交易所集团主席周松岗指出,2015年上半年香港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年初市场忧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并广泛预期美国加息周期将至。第二季初,内地持续放宽经济及市场,加上沪港通交投逐步增加,刺激投资者信心。6月期间,希腊债务危机以及内地股市调整带来不明朗因素,触发市场动荡。基于这些背景,香港证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成交量都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上半年的交投量则稍微下跌。
周松岗进一步表示,尽管市场状况大幅波动,但香港市场仍继续保持良好秩序,这有赖于稳健的交易、结算及交收系统,审慎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及健全的监管制度。环球经济面对重重复杂挑战,今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场将受到不确定因素的考验,香港也不例外。因此,香港交易所将继续与监管机构及市场人士紧密合作,提升港交所各个平台,使其更为稳健可靠,并能够应对未来市场增长。港交所集团将会保持警醒,并致力于引入新产品,满足市场需要,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沪港通贡献1.15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沪港通在2015年上半年也为港交所贡献了1.15亿港元的收入。
香港交易所集团主席周松岗指出,沪港通推出以来一直运作畅顺,运行期间也实施了多项优化措施。港交所正与监管机构、内地交易所以及市场人士筹备推行深港通,以进一步扩展香港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计划。相信市场互联互通战略将继续令香港受惠于流通量增加和更多的人民币业务机遇,这有助于香港巩固其作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地位,并最终成为中国首选离岸财富管理中心。(记者时娜见习记者张忆)
原标题:港交所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逾7成沪港通贡献1.15亿港元
稿源:新华网
作者:张忆
近日,上海开展全市范围大规模网络“专车”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仅7月17日一天,就查获了涉嫌非法客运的车辆15辆。这次整治活动中实施的一些处罚措施引起大众关注:驾驶员相关信息会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立案查处的专车驾驶员的违法情况将被通报给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将被通报给所属街道。甚至还有媒体报道,被抓的专车要被扣12分,这些措施立刻引发不少讨论甚至是争论。昨天,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相关人士对一些措施进行了释疑,并表示没有专车被查要扣12分的说法。
查获非法客运专车三成是公车
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表示,下阶段还将对已立案查处的非法客运网络专车驾驶员的相关违法情况同步通报其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通报其所属街道。
执法部门在查获的非法运营专车中,通过检查行驶证发现,三成左右的车辆是“单位的”。相关人士表示,有些专车司机就是单位的驾驶员,一旦被查处,其驾驶证将被交警部门暂扣3至6个月,如果单位对此毫不知情,很可能出现驾驶员无证驾驶。有些开专车人员在街道吃低保,号称“没有收入”,隐藏了自己的“专车收入”。
据介绍,通报单位和街道的措施近期就将实施,首先对使用单位车辆、并在工作时间开专车的司机进行通报。
去年底实施“1+3+10”处罚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监管处罚手段上,上海正在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对于被查处的非法专车,专车司机得到的惩罚还包括驾照被扣12分等。“我们没有发布过此类消息,也没有这种处罚措施。”市交通执法总队相关人士表示,对已查处的非法客运网络专车,执法部门实施“1+3+10”的处罚措施。
实施“1+3+10”的处罚,即:每查处一辆专车非法客运,除对当事人进行1万元行政罚款和暂扣驾驶证3至6个月的处罚外,并对网络平台同时进行10万元行政罚款的处罚。
去年底至今,已经查处202辆非法客运网络专车,都是按照这一标准处罚。前期,市交通执法总队已对某专车信息服务商处以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下阶段将对其他专车信息服务商实施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近期整治行动:上海交通执法部门近日在两大机场等交通枢纽开展禁止任何车辆使用打车软件私自载客的行动,运营车辆都必须通过排队系统在指定区域候客。
网友:通报单位不一定管用
专车被查处将被通报工作单位!此消息一出,在网络上立即引来争议。其中,一些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交通执法部门此举没有法律依据,而且涉嫌侵犯个人隐私;但是,也有一些网友认为此举是可行的,特别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需要知道其员工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并了解员工是否有违规兼职的情况。
“通报单位显然是法外施罚,我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妥当,缺乏法律依据。”“员工违法跟单位有什么关系?”“这属于政府部门在侵犯专车司机的隐私权吧!”“通报给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可能还有用,如果是私人企业根本没用,治标不治本。”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说。
“公司雇佣合同一般都规定不能搞第二职业,所以告知单位也是可以的。”“通报不等于处罚,公司员工违法犯罪了难道不应该通知用人单位?”“如果他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不能兼职的协议,或者,劳动合同规定的解约条款包含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这能说跟单位无关吗?”“单位有权知道员工的违法犯罪情况,至于单位知道之后怎么办,那是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的。”赞同此举的网友们说。
开专车者:“风声紧,只拉熟客”
“这段时间我只敢拉熟人,也怕被抓。”上下班做专车司机的小陈这段时间有些“收敛”。他告诉记者,上个周末他看到新闻说上海在整治专车,并有通报单位等措施。“这个办法太老了,现在又不是单位什么都能管你的年代了,让人感觉很幼稚。”话虽这样说,但小陈确实有点担心“风声紧”,这段时间只拉熟客了。
据新闻晨报
“黑车”司机加入网络平台
打车软件等网络召车服务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为部分乘客出行提供了便捷、减少了空驶率。但是,部分召车信息服务商对注册的驾驶员、车辆是否具备营运资格不予核实,导致合法、正规的客运服务队伍中混入了“黑车”和“黑车”驾驶员,并且有部分原来在街面揽客的“黑车”司机也加入到了网络平台,从事非法客运。没有营运资质的私家车擅自参与经营活动,无论是否利用了互联网手段,其本质都涉嫌非法客运,交通执法部门将一律予以严打严处。
目前,市场上各种形式的召车APP不下十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战”的弊端终将显现。一旦市场主导权由资本方掌控,利益趋导必将代替客运行业的公益性质,客运市场的安全保障、服务质量等势必下滑,不利于本市客运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交通客运市场必须秉承依法竞争、公平竞争的环境,召车信息服务商一定要切实做好平台车辆和驾驶员的资质审核把关,杜绝无证“黑车”混迹其中。
原标题:上海: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将全面禁用打车软件
稿源:新华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