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9月13日电(记者林艳华黄艳梅)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加庆13日表示,结合北斗系统建设进展,下一步将积极参与中国-东盟信息港,会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广西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深化与东盟各国卫星导航应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服务东盟的北斗系统应用与服务体系,提升北斗系统在东盟地区服务能力。
9月13日,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马加庆在会上表示,按照北斗系统建设计划,2018年将率先形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球初始服务能力,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本着“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以开放、合作、积极的态度,愿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东盟国家广泛开展扩大北斗系统的国际合作,让世界感受来自中国的“北斗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被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列为四大核心供应商,多年来,北斗系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工作,推动北斗进入国际标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
马加庆介绍,倡导多系统融合应用,稳定推动北斗系统走出去,已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持续组成北斗东盟行、北斗亚太行活动,推广北斗应用方面,已与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尼、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展开合作。
据悉,中国已初步完成地基增强系统基本系统研制建设,2015年完成150个国家框架站和300个区域加密站的建设。同时加快进行全球子网建设。
马加庆表示,北斗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应用,2015年,中国掌握卫星导航芯片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接近同期国际技术水平,在气象、公安、交通运输、通信等关键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2020年,基本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大幅提升北斗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
他透露,在导航型技术产品方面,第一代北斗芯片、模块、天线等核心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价格基本相当,导航芯片模块接近900万片,功能更低、体积更小的第二代北斗已经完成研制,年底实现量产。(完)
原标题:北斗系统将参与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
稿源:中新网
作者:
高潮总是短暂的,新基金发行也无法例外,近期的基金发行市场就进入到高潮过后的平淡期。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来自万德资讯的统计表明,目前正在市面上公开发行的基金约有36只,但其中来自大公司旗下的产品寥寥无几,时下只有广发和南方的产品处在发行档期,而且新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中很难见到熟悉的名字,颇显星光黯淡。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回儿事呢?
“终于等到你”
可能对于广大的基金投资者而言,在售的新基金中很多基金公司的名字显得生僻且拗口。
记者发现,这些基金包括了泓德远见回报混合、创金合信沪港深研究精选混合、江信同福混合、华融新利灵活配置混合、华福大健康灵活配置混合、红土创新新兴产业混合、泓德创业混合、东兴改革精选混合、永赢量化灵活配置混合发起式等。
上述的基金来自于泓德、创金合信、江信、华融、华福、红土创新、东兴、永赢等新基金公司。中国经济网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泓德基金、创金合信基金、江信基金、华融基金、华福基金、红土创新基金、永赢基金均建立了自己的公司网站,而只有东兴基金尚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记者注意到,上述基金公司此次集中发行的产品基本都为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而目前基金发行市场已经由好转坏了,此次集中上阵又所谓何故呢?
综合记者的相关采访,记者了解到,前期新基金发行好的时候,银行等代销渠道会集中发老公司的新产品,特别是那些明星基金经理的新产品尤其受到代销渠道的关照;近期,新基金发行进入到了真空期,新基金公司的新产品则集中上柜。而至于集中发灵活配置型新基金,则或许和新基金公司人才储备不足有关。
有趣的是,纵然是此次同批发行基金的新基金公司,其发行基金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举例来看,8月13日,红土创新新兴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开始募集,这是红土创新基金公司的首只公募产品。资料显示,红土创新基金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13日,是国内首家创投系基金公司,也是业内第92家获得设立核准的公募基金公司。成立时间超过1年后才推出首只公募产品,其推公募产品的速度慢于其之后成立的基金公司。相比之下,泓德基金今年3月3日成立,5月21日便成立旗下首只公募产品,旗下目前已成立2只公募产品,2只产品正在募集中,分别是泓业混合和远见回报混合。
而记者统计表明,随着红土创新基金公司开始发行募集第一只公募产品,国内前96家基金公司均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募产品;同时,成立时间稍晚的基金公司再也不用受到“挂公募牌行其他事”的质疑了。
新发基金难见熟名
来自万德资讯的统计表明,算上红土创新的话,在2015年6月30日前成立的基金公司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募产品,不过成立于7月3日的金信基金目前还尚无公募产品。
除去新基金公司集中发产品证明基金发行由盛转衰外,另一点的证据是目前在档发行新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星光黯淡”。记者注意到,目前正在发行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中稍微资历久一些的包括了季峰、贺涛、倪明、刘明月这四位。这其中,季峰是广发上一只大数据基金的掌门人,此次二度挂帅;贺涛在华安基金深耕固定收益类基金多年,在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而倪明从当初出道在大成辅助王维刚到后来转投银华基金独挑大梁,其名头在业内越来越响;此外,从广发转投中欧的刘明月也是业内的旗帜性人物。
但除了这四个人外,我们基本在基金经理一栏中看到的是一个个陌生的名字。这当然与基金所属的基金公司欠缺知名度有关,而有趣的是,在这些名字中相对熟悉的也是来自次新基金公司的赵菲。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中融基金看重分级基金这块业务,而该公司发行的多只分级均由赵菲挂帅。
对此,一位基金分析师指出,近期的基金发行市场中缺少了任泽松、宋昆、楼鸿强、彭敢这样星光熠熠的人物,这或许会减少新基金对基民的吸引力;但是也要注意到,市场经历过前期的大幅调整后已经凸现投资价值,新基金此时建仓时机不错,或许在这批新基金公司的新基金中也回跑出下一个任泽松式的人物。
如是看来,眼下或许是我们静静挑基的时刻了!(记者张桔)
原标题:如何记住你的名字?基金发行高潮似已远去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