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猜想:短期风险加大
实现概率:85%
原因描述:今日股指整体呈震荡走低的态势,临近尾盘在券商和银行的拉升下股指跌幅稍有缩窄,沪指跌约3%围绕3100点震荡,创业板指表现最弱逼近跌停。盘面上看,上涨的板块仅有银行,跌幅居前的是仪器仪表、计算机应用、新材料、通信服务。从即时多空比数据来看,沪市委买盘为2101万,委卖盘为5517万,多空比为0.39,从数据上看,沪指买盘较前期有所降低,卖盘则明显增加,短期获利资金集体从市场出逃,空方今日明显占据上风。在3200点多日未能上攻的情况下今日市场展开大幅调整,题材板块再度上演跌停潮,两市超千只个股跌停。分析认为,从管理层近期一些列的举措来看,政策底就在3000点附近,短线投资者在行情明朗前建议谨慎为主,如果是中长线则继续持股就好,当然要注意股票本身的质地。
后市策略:从管理层近期一些列的举措来看,政策底就在3000点附近,短线投资者在行情明朗前建议谨慎为主,如果是中长线则继续持股就好,当然要注意股票本身的质地。
资金猜想:资金将以流出为主
实现概率:80%
原因描述:午后沪深股指整体呈低位震荡态势,在银行板块的拉升下股指一度回升,但随后再度走低,沪指在3100点附近震荡,创业板指表现最弱,跌逾7%领跌市场。截止当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大单资金净流出88亿元,不过资金流出呈现缩减的趋势,主力资金有抄底的迹象。消息面上,国企改革重磅文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受此影响,早盘三大股指一度高开,但两市人气表现低迷,在上攻无力的情况下迅速下杀,尤其是题材板块遭受重挫。分析认为,市场今日的重挫对于市场信心的打击颇大,短期获利资金或将加速出逃,预计资金将以流出为主。
后市策略:市场今日的重挫对于市场信心的打击颇大,短期获利资金或将加速出逃,预计资金将以流出为主,建议投资者近期操作谨慎为主,静待市场明朗。
热点猜想:上海板块望延续炒作
实现概率:75%
原因描述:9月14日消息,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与闵行、长宁、青浦和嘉定区人民政府共同发布《关于推进虹桥商务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共同打造世界水准商务区的联动创新机制。虹桥商务区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涉及闵行、长宁、青浦和嘉定区部分区域。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士透露,他们目前已启动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多次听取四区意见的基础上,正在和上海市交通委一起研究如何完善虹桥商务区综合交通规划,此项规划提出,研究一批“区区对接”道路为下一步重点工作予以协调推进。
后市策略:近期市场热点轮番炒作,在利好刺激和游资关注下,上海股有望持续炒作,投资者可逢低关注相关概念个股。
原标题:明日三大猜想:短期风险加大
稿源:新华网
作者:
专访:中国企业应在经济转型中有所作为——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马蔚华
新华网柏林10月15日电(记者唐志强班玮)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14日至16日访问德国。代表团团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马蔚华在访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企业应有所作为、坚持创新、提高中国经济的技术含量。
马蔚华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只有依靠创新才能具有竞争力。中国要想跟上世界技术发展的步伐,必须从依靠大型项目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转向更具创新性、更有质量和技术含量的发展上来,实现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主体需要有所作为。
他说,国家的经济转型战略需要由企业完成,政府签订的自贸协定、合作纲领也需要企业具体实施。中国企业不断进取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提高中国经济的技术含量。
马蔚华说,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工业化进程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中国企业家队伍的诞生与成长也相对滞后,中国企业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对国际市场认知和开拓能力等方面与成熟跨国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必须谦虚谨慎、扎扎实实地学习。这也是中国企业家组团进行国际访问的目的之一。
德国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此次国际访问的第一站。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等20余名中国企业家将与德国企业界人士广泛接触,并拜访思爱普、宝马等德国知名企业,了解国际同行的创新机制和理念。
马蔚华说,德国企业的工匠精神、对质量和技术的执着追求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但另一方面,最近的大众“排放门”事件也表明,一个有品牌、有影响的企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否则来之不易的声誉会受损害,中国企业应引以为戒。
马蔚华认为,中国和德国在经济上有非常大的互补性,中国有巨大市场,德国有精湛技术。同时在欧洲经济复苏过程中,德国企业正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策略调整。这些都为双方合作创造条件,也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和投资提供了很多机会。
他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体上不会受到国内经济放缓影响。去年,中国成为在德投资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体现了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目标和决心。
不过,海外并购和投资充满风险,中国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和法律制度,要有充足的融资来源,并做好风险管控。
马蔚华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缺少的是既懂中国又了解国际市场的跨文化管理人才。人才本土化可以成为企业海外扩张的一种方式,在海外工作和学习的中国人才也有很多,能够为中国企业所用。但是,企业前景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如何更好地展示自身魅力,让人才看到发展机会是中国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原标题:专访马蔚华:中国企业应在经济转型中有所作为
稿源:新华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