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的光亚展现场,全球商贾云集、全球品牌同台竞技。在一个仅10㎡见方的小展位上,竟连续数日、不间断地涌动着近百位客商咨询、索要资料,展会安保多次以“通道被堵”为由前来维护秩序,让周围那些个大展位、大公司艳羡不已,一时间光亚展内外休闲、用餐区,“8090后、潮灯馆”热议纷纷、“年轻人的灯饰”不胫而走……
一群在灯饰领域打拼了二三十年、不甘寂寞的老灯人、和一群新鲜出炉、不甘平庸的小鲜肉“混迹”在一起,乘着“互联网+”的快车道、兜着80、90、00后的东风,一个叫做“首座”的全新公司、一个叫做“潮灯馆”的全新品牌,在这个时候、在灯饰制造领域横空出世!甫一面市,作为首批开放销售窗口的灯玛特.上海店,仅20多天的时间,近百件产品竟然“卖空了!”、重庆旗舰店15天内补货20多次、兰州店、沈阳店订单加急……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年轻密码”?又有着怎样的战略考虑和深刻洞察呢?
竞争终局:一词致胜
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上演10年前美国市场的景象:现在的竞争地点已经不是工厂,也不是市场,现在的终极竞争战场一定是在消费者心智里。然而,中国和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同质化竞争引起的产能过剩,任何一个需求,都有成千上万的供应者。在整个灯都古镇,大大小小的灯饰企业总计两万多家,然而一个主流用户,一生之中接触并购买的灯饰品牌最多不会超过五六个,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真正在流通领域大获成功、并顺利进入消费者脑海的灯饰企业和品牌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所谓的灯饰“品牌”在顾客心智中没有存放之处,千军万马被心智之门阻挡在外!因此,一个新公司、新品牌要想突围,成功的关键在于:在终端用户心智中创建一个优势品类、并精准定位到一个词。
说白了,要赢得市场竞争,必须在顾客心目当中成为某一类事物的代表!因此,挖掘并提炼品牌定位,这正是首座公司在创建之初就考虑的事情:一“潮”定乾坤,“潮”字代言了年轻人的需求、精准击中了年轻人的市场,“潮灯馆”应运而生。
开创新品类:三大消费趋势推动潮牌市场
中国的年轻一代正快速成长为消费中坚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80、90后,仅这部分总数就已经超过3.9亿人!已是一股无法阻挡的时代趋势,推动着消费升级:首先,消费群体年轻化,“潮”成主流;其次,消费观念“轻奢”化,不买大路货、但也绝不为最贵买单,而是注重性价比;第三,消费行为感性化,易受品牌形象及情感共鸣进而冲动购买。
数据显示,在未来的2016到2020年期间,年轻人群最喜爱的各种“潮牌”正逐步取代陈旧品牌、成为市场主流,我们看到国内不少服饰潮牌、鞋类潮牌、家具潮牌、日化潮牌、餐饮潮牌的市场表现相当火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面向年轻群体的各类潮牌市场容量已经超过三万亿规模。
那么,作为家中必备的灯饰,专门为80、90、00后专属设计的“灯饰潮牌”呢?这在之前尚属空缺,还没有哪个品牌是真正意义上“专为年轻一代”推出的灯饰潮牌!大多数只是用所谓“现代类风格”、“北欧风格”等灯具,勉强应付了这部分极具个性化的需求。首座公司的诞生,正是出于开创“潮灯”这一崭新品类的考虑,填补了当前“80、90、00后专属灯饰品牌”的巨大市场空白,并提炼出“潮灯馆”品牌完美代言了这个品类,成为有史以来,“年轻人灯饰”的真正代表!这无疑将使年轻族群高度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
互联网+创客精神:极致思维,创意无限
比原创更可贵的,是持续的创新。如何“持续”?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而言,如果只有少数人参与,显然难以满足全国性市场的新需求。恰恰“互联网+”时代给予了我们跨界和升级的机会,同时,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趋势指引下,年轻群体中蕴藏着无穷的创意和无限的财富:就是要让更多有创客精神、创新意识的人参与进来,尤其让年轻人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断地变为现实。
无论是产品的出众创意、还是品牌展厅给人的耳目一新,我们都能感受到:作为30多年资深“老灯人”混搭80、90后小鲜肉、海归派的原创品牌,潮灯馆就是要搭建这样一个开放式平台,未来将应用互联网+的思维,吸引年轻族群中的创意领袖加入“潮灯创新阵营”,打通“创意想法”到“潮灯设计”,再到“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的关键环节,将年轻人的创意“产品化、品牌化、乃至产业化”!潮灯馆要做的,就是让未来的年轻人,不仅仅通过消费得到满足,更从事着挑战性的工作和创新的事业,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样的生活一定更加美好!这样的民族一定更有希望。
一线的需求:未来属于80、90、00后
首座公司的刘总向记者强调,如果说市场上原有的“现代类风格”灯具满足的是过去的大众化需求的话,那么潮灯馆所代表的“潮牌灯饰”则填补着另一类需求:即未来十年间80、90、00后等年轻一代的专属需求,这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因此,潮灯馆的“潮”,绝不仅仅是“潮流、现代”,而是代表的“潮牌灯饰”这一全新品类。
也正因如此,我们在星光联盟9F潮灯馆即将开业的新店可以看到:潮灯馆的品牌视觉形象极具冲击力,独特、生动、富有人格化,更容易被记忆和传播。不仅如此,潮灯馆将潮牌服饰的元素引入灯饰设计:运用更为鲜活的色彩、更为多变的造型、更为丰富的材质、更具立体感的创新剪裁,结合真正的LED新光源技术,将年轻人的思想品格和生活态度,发挥得淋漓尽致。打破了传统“现代”、“后现代”、“北欧极简”苍白、单调、乏味、沉闷的一贯感觉,将80、90、00后新生一代的乐观自信、独立自主、追求卓越、创意无限的内心世界完美诠释。
未来属于年轻人,未来属于新品类!可以预见未来1-2年内,“年轻人专属灯饰潮牌”将成为80%的线下灯店渠道的迫切需求!年轻人的潮牌市场有多大,潮灯馆的市场就有多大, 10月21日,“潮灯馆”星光联盟9F的新店即将闪亮开业,届时将吸引全球目光,共同创富“年轻”新大陆。
原标题:潮灯馆:开创“潮灯”新品类
稿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
近日,上海开展全市范围大规模网络“专车”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仅7月17日一天,就查获了涉嫌非法客运的车辆15辆。这次整治活动中实施的一些处罚措施引起大众关注:驾驶员相关信息会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立案查处的专车驾驶员的违法情况将被通报给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将被通报给所属街道。甚至还有媒体报道,被抓的专车要被扣12分,这些措施立刻引发不少讨论甚至是争论。昨天,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相关人士对一些措施进行了释疑,并表示没有专车被查要扣12分的说法。
查获非法客运专车三成是公车
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表示,下阶段还将对已立案查处的非法客运网络专车驾驶员的相关违法情况同步通报其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通报其所属街道。
执法部门在查获的非法运营专车中,通过检查行驶证发现,三成左右的车辆是“单位的”。相关人士表示,有些专车司机就是单位的驾驶员,一旦被查处,其驾驶证将被交警部门暂扣3至6个月,如果单位对此毫不知情,很可能出现驾驶员无证驾驶。有些开专车人员在街道吃低保,号称“没有收入”,隐藏了自己的“专车收入”。
据介绍,通报单位和街道的措施近期就将实施,首先对使用单位车辆、并在工作时间开专车的司机进行通报。
去年底实施“1+3+10”处罚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监管处罚手段上,上海正在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对于被查处的非法专车,专车司机得到的惩罚还包括驾照被扣12分等。“我们没有发布过此类消息,也没有这种处罚措施。”市交通执法总队相关人士表示,对已查处的非法客运网络专车,执法部门实施“1+3+10”的处罚措施。
实施“1+3+10”的处罚,即:每查处一辆专车非法客运,除对当事人进行1万元行政罚款和暂扣驾驶证3至6个月的处罚外,并对网络平台同时进行10万元行政罚款的处罚。
去年底至今,已经查处202辆非法客运网络专车,都是按照这一标准处罚。前期,市交通执法总队已对某专车信息服务商处以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下阶段将对其他专车信息服务商实施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近期整治行动:上海交通执法部门近日在两大机场等交通枢纽开展禁止任何车辆使用打车软件私自载客的行动,运营车辆都必须通过排队系统在指定区域候客。
网友:通报单位不一定管用
专车被查处将被通报工作单位!此消息一出,在网络上立即引来争议。其中,一些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交通执法部门此举没有法律依据,而且涉嫌侵犯个人隐私;但是,也有一些网友认为此举是可行的,特别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需要知道其员工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并了解员工是否有违规兼职的情况。
“通报单位显然是法外施罚,我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妥当,缺乏法律依据。”“员工违法跟单位有什么关系?”“这属于政府部门在侵犯专车司机的隐私权吧!”“通报给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可能还有用,如果是私人企业根本没用,治标不治本。”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说。
“公司雇佣合同一般都规定不能搞第二职业,所以告知单位也是可以的。”“通报不等于处罚,公司员工违法犯罪了难道不应该通知用人单位?”“如果他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不能兼职的协议,或者,劳动合同规定的解约条款包含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这能说跟单位无关吗?”“单位有权知道员工的违法犯罪情况,至于单位知道之后怎么办,那是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的。”赞同此举的网友们说。
开专车者:“风声紧,只拉熟客”
“这段时间我只敢拉熟人,也怕被抓。”上下班做专车司机的小陈这段时间有些“收敛”。他告诉记者,上个周末他看到新闻说上海在整治专车,并有通报单位等措施。“这个办法太老了,现在又不是单位什么都能管你的年代了,让人感觉很幼稚。”话虽这样说,但小陈确实有点担心“风声紧”,这段时间只拉熟客了。
据新闻晨报
“黑车”司机加入网络平台
打车软件等网络召车服务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为部分乘客出行提供了便捷、减少了空驶率。但是,部分召车信息服务商对注册的驾驶员、车辆是否具备营运资格不予核实,导致合法、正规的客运服务队伍中混入了“黑车”和“黑车”驾驶员,并且有部分原来在街面揽客的“黑车”司机也加入到了网络平台,从事非法客运。没有营运资质的私家车擅自参与经营活动,无论是否利用了互联网手段,其本质都涉嫌非法客运,交通执法部门将一律予以严打严处。
目前,市场上各种形式的召车APP不下十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战”的弊端终将显现。一旦市场主导权由资本方掌控,利益趋导必将代替客运行业的公益性质,客运市场的安全保障、服务质量等势必下滑,不利于本市客运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交通客运市场必须秉承依法竞争、公平竞争的环境,召车信息服务商一定要切实做好平台车辆和驾驶员的资质审核把关,杜绝无证“黑车”混迹其中。
原标题:上海: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将全面禁用打车软件
稿源:新华网
作者: